Margins
The Demi-Gods and Semi-Devils book cover 1
The Demi-Gods and Semi-Devils book cover 2
The Demi-Gods and Semi-Devils book cover 3
The Demi-Gods and Semi-Devils
Series · 4 books · 1963-2018

Books in series

無量玉壁 book cover
#1

無量玉壁

金庸作品集新修文庫版 (天龍八部 Book 1)

2018

此為新修文庫版《天龍八部》。《天龍八部》的特點,不僅是空間視野的大氣縱橫、敘事結構的錯綜複雜,更在於人物性格與命運的精采奇妙。這是一部龐大但不致鬆散、緊密但不失餘裕的巨構。在新修版中,小自段譽認阿碧為乾妹子、蕭峰復仇之路上突遇五位來路不明的老者、蕭遠山的出身事蹟、慕容博年輕時的回憶等補充情節,大至逍遙派中無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與丁春秋的四角情愛糾葛;王語嫣對「青春不老」的痴迷,致使段譽擺脫對王語嫣的「心魔」,直至結局全面翻盤。讀者觀來,再再是一場全新的閱讀震撼!
天龍八部(二) book cover
#2

天龍八部(二)

1963

「天龍八部」這名詞出於佛經。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如「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天龍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以「天」及「龍」為首,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者,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天」是指天神。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並非至高無上,只不過比人能享受到更大、更長久的福報而已。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無常,神的壽命終了之後,也是要死的。天神臨死之前有五種徵狀: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第五個徵狀或說是「玉女離散」),這就是所謂「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帝釋是眾天神的領袖。 「龍」是指龍神。佛經中的龍,和我國傳說中的龍大致差不多,不過沒有腳,有時大蟒蛇也稱為龍。事實上,中國人對龍和龍王的觀念,主要是從佛經中來的。佛經中有五龍王、七龍王、八龍王等等名稱。古印度人對龍很是尊敬,認為水中生物以龍的力氣最大,因此對德行崇高的人尊稱為「龍象」,如「西來龍象」,那是指從西方來的高僧。古印度人以為下雨是龍從大海中取水而洒下人間。中國人也接受了這種說法,曆本上注明幾龍取水,表示今年雨量的多寡。龍王之中,有一位叫做沙竭羅龍王,他的幼女八歲時到釋迦牟尼所說法的靈鷲山前,轉為男身,現成佛之相。她成佛之時,為天龍八部所見。 夜叉是佛經中的一種鬼神,有「夜叉八大將」、「十六大夜叉將」等名詞。「夜叉」的本義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輕靈、秘密等意思。「維摩經」註:「什曰:『夜叉有三種:一、在地,二、在空虛,三、天夜叉也。』」現在我們說到「夜叉」都是指惡鬼。但在佛經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叉八大將的任務是「維護眾生界」。 「乾達婆」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是服侍帝釋的樂神之一,身上發出濃冽的香氣。「乾達婆在梵語中又是變幻莫測的意思,魔術師也「乾達婆」,海市蜃樓叫做「乾達婆」。香氣和音樂都是縹緲隱約,難以捉摸。 「阿修羅」這種神道非常特別,男的極醜陋,而女的極美麗。阿修羅王常常率部和帝釋戰鬥,因為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好食物,帝釋有美食而無美女,互相妒忌搶奪,每有惡戰,總是打得天翻地覆。我們稱慘遭轟炸、屍橫遍地的大戰場為「修羅場」,就是由此而來。大戰的結果,阿修羅王往往打敗,有一次他大敗之後,上天下地,無處可逃,於是化身潛入藕的絲孔之中。阿修羅王性子暴躁、執拗而善妒。釋迦牟尼說法,說「四念處」,阿修羅王也說法,說「五念處」;釋迦牟尼說「三十七道品」,阿修羅王偏又多一品,說「三十八道品」。佛經中的神話故事大都是譬喻。阿修羅王權力很大,能力很大,就是愛搞「老子不信邪」、「天下大亂,越亂越好」的事。阿修羅又疑心病很重,「大智度論卷三十五」:「阿修羅其心不端故,常疑於佛,謂佛助天。佛為說『五眾』,謂有六眾,不為說一;若說『四諦』,謂有五諦,不說一事。」「五眾」即「五蘊」,五蘊、四諦是佛法中的基本觀念。阿修羅聽佛說法,疑心佛偏袒帝釋,故意少說了一樣。 「迦樓羅」是一種大鳥,翅有種種莊嚴寶色,頭上有一個大瘤,是如意珠。此鳥鳴聲悲苦,以龍為食。舊說部中說岳飛是「大鵬金翅鳥」投胎轉世,迦樓羅就是大鵬金翅鳥。牠每天要吃一個龍王及五百條小龍。到牠命終時,諸龍吐毒,無法再吃,於是上下翻飛七次,飛到金剛輪山頂上命終。因為牠一生以龍(大毒蛇)為食物,體內積蓄毒氣極多,臨死時毒發自焚。肉身燒去後只餘一心,作純青琉璃色。 「緊那羅」在梵語中為「人非人」之意。他形狀和人一樣,但頭上生一隻角,所以稱為「人非人」,善於歌舞,是帝釋的樂神。 「摩呼羅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頭。 這部小說以「天龍八部」為名,寫的是北宋時雲南大理國的故事。 大理國是佛教國家,皇帝都崇信佛教,往往放棄皇位,出家為僧,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十分奇特的現象。據歷史記載,大理國的皇帝中,聖德帝、孝德帝、保定帝、宣仁帝、正廉帝、神宗等都避位為僧。「射鵰英雄傳」中所寫的南帝段皇爺,就是大理國的皇帝。「天龍八部」的年代在「射鵰英雄傳」之前。本書故事發生於北宋哲宗元祐、紹聖年間,公元一○九四年前後。 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這部小說裡沒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這個佛經名詞,以象徵一些現世人物,就像「水滸」中有母夜叉孫二娘、摩雲金翅歐鵬。
天龍八部(五) book cover
#5

天龍八部(五)

1963

《天龍八部》的故事背景,涉及範圍、層面極廣,是武俠小說中絕無僅有的。另外一個特色是:主角人物不止一個。蕭峰、段譽、虛竹、游坦之、慕容復等都是主角人物,跟他們發生感情糾葛的女子,如阿朱、王語嫣、木婉清、鍾靈、西夏公主、李秋水、天山童姥、阿紫、阿碧等,故事就圍繞著他們身上發展,到頭來千絲萬縷,但又緊密結合,環扣之間天衣無縫,無懈可擊,成為一部龐大但不致鬆散、緊密但不失餘裕的巨構。 《天龍八部》也是此次修訂幅度最大的一部書,小從段譽認阿碧為乾妹子、蕭峰復仇之路上突遇五位來路不明的老者、蕭遠山的出身事蹟、慕容博年輕時的回憶補充等等,大到逍遙派中無崖子、李秋水、天山童姥的情愛糾葛又加上個丁春秋;王語嫣對「青春不老」的癡迷,致使段譽擺脫對王語嫣的「心魔」;直至結局的全面翻盤;讀者觀來,都將是一場全新的閱讀震撼!
小無相功 book cover
#8

小無相功

金庸作品集新修文庫版 (天龍八部 Book 8)

2014

此為新修文庫版《天龍八部》。《天龍八部》的特點,不僅是空間視野的大氣縱橫、敘事結構的錯綜複雜,更在於人物性格與命運的精采奇妙。這是一部龐大但不致鬆散、緊密但不失餘裕的巨構。在新修版中,小自段譽認阿碧為乾妹子、蕭峰復仇之路上突遇五位來路不明的老者、蕭遠山的出身事蹟、慕容博年輕時的回憶等補充情節,大至逍遙派中無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與丁春秋的四角情愛糾葛;王語嫣對「青春不老」的痴迷,致使段譽擺脫對王語嫣的「心魔」,直至結局全面翻盤。讀者觀來,再再是一場全新的閱讀震撼!

Author

Jin Yong
Jin Yong
Author · 73 books

Louis Cha, GBM, OBE (born 6 February 1924), better known by his pen name Jin Yong (金庸, sometimes read and/or written as "Chin Yung"), is a modern Chinese-language novelist. Having co-founded the Hong Kong daily Ming Pao in 1959, he was the paper's first editor-in-chief. Cha's fiction, which is of the wuxia ("martial arts and chivalry") genre, has a widespread following in Chinese-speaking areas, including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Taiwa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is 15 works written between 1955 and 1972 earned him a reputation as one of the finest wuxia writers ever. He is currently the best-selling Chinese author alive; over 100 million copies of his works have been sold worldwide (not including unknown number of bootleg copies). Cha's work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French, Korean, Japanese, Vietnamese, Thai, Burmese, Malay and Indonesian. He has many fans abroad as well, owing to the numerous adaptations of his works into films, television series, comics and video games. 金庸,大紫荊勳賢,OBE(英語:Louis Cha Leung-yung,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祖籍江西婺源,1948年移居香港。自1950年代起,以筆名「金庸」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鹿鼎記》等,歷年來金庸筆下的著作屢次改編為電視劇、電影等,對華人影視文化可謂貢獻重大,亦奠定其成為華人知名作家的基礎。金庸早年於香港創辦《明報》系列報刊,他亦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Source: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87... Associated Names: * Jin Yong * 金庸 (Chinese Profile) * กิมย้ง (Thai Profile)

548 Market St PMB 65688,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94104-5401 USA
© 2025 Paratex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